• 韓國的女子大學打算招男生,女學生們對此很有意見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南方人物周刊實習記者 姚雨丹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王佳薇 日期: 2024-12-02

    在韓國大學普遍面臨招生危機的大背景下,女子大學改制成為男女混讀大學的嘗試引發了同德女子大學等女校學生的激烈抗議,以及韓國社會的激烈討論。改制能否解決相關高校的招生運營困局?今時今日女子大學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韓國女子大學的前途命運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2024年11月20日,韓國首爾,同德女子大學的學生在操場上參加學生大會,并就“男女共學轉型”進行投票(視覺中國/圖)

    2024年11月20日下午,韓國同德女子大學的操場上正在召開學生總會。超過1900名學生出席,約占在校生的30%,會議開始時間推遲了約40分鐘。

    會議的主要議程是對“男女共學轉型”和“校長直選制”兩項議題進行舉手表決,在場學生高舉印著“2024民主同德學生總會”字樣的投票紙來完成投票。

    最終,在“男女共學轉型”的議題上,1973名參與者中,1971人反對、2人棄權,反對率達99.9%?!靶iL直選制”議題則獲“通過”。

    因低生育率導致的學齡人口減少,以及大學的無序擴張,不少韓國大學正面臨著招生危機。女子大學也難以置身這場結構性變化和生存競爭之外,開始陸續嘗試專業調整、院系合并以及男女合校轉型等“自救措施”。

    針對這些“補救”措施,2024年11月11日以來,同德女子大學的一千余名學生發起抗議,譴責校方單方面推進男女共學轉型討論。從象征性的“科系夾克”示威、占領主樓、擺放哀悼花圈和噴漆涂鴉,到多所女子大學聯合抗議,這些場景構成了韓國近年來少見的校園全面抗爭。

    11月21日上午11點,投票結果在總學生會與校方的面談中正式傳達。約3小時的會談之后,此前堅稱“共學轉型尚未列為正式議題”的校方決定中斷男女共學的討論。

    “男女共學轉型關系到女子大學的核心身份,不應該是一個輕率提出的想法。雖然已經有些晚了,但我們依然需要提出關于‘為什么女子大學是必要的’這一討論?!笔缑髋哟髮W法學系教授洪成洙在一次采訪中說。

    2024年11月14日,韓國首爾,同德女子大學校園內,學生張貼標語抗議男女同校 (視覺中國/圖)

    一個全是女生的學校,“現在不是了”

    同德女子大學位于首爾市城北區,自11月抗議活動開始以來,紅、藍、白等顏色的噴漆涂鴉,鋪滿地面和教學樓的墻壁上。此外還有各種大字報,寫著“民主同德”、“反對男女共?!?、“寧可消失也不開放”等標語。

    校門旁的一百周年紀念館前,擺放了四十多個寫有“堅決反對在學生不知情情況下推動共學轉型”等字樣的哀悼花圈。就連學校創始人趙東植的半身雕像也未能幸免,除了被噴漆涂抹,還沾滿了雞蛋、番茄醬等污漬。

    根據在校生的說法,11月7日,有人在網絡社區“Everytime”上發布了“在課堂上有教授提到過男女合校轉型相關言論”的帖子。同德女子大學總學生會會長隨后針對這一傳聞與學校有關部門通話。當天,總學生會發表公開聲明,確認了該事項在大學內被提及和討論,并強烈要求大學本部盡快通過正式渠道進行對話。

    11日下午,與校方負責人約定進行會談的總學生會代表在會議室門外等候。然而到了約定時間,只有學生處長一人到場,本應出席的教務處長和企劃處長遲遲未露面,理由是“因其他會議延遲,無法及時出席”。

    “學生們一開始便為和平解決提出了溝通請求,并與學校約定面談,但學校方面未履行這一承諾?!蓖屡哟髮W的學生趙美珍在其社交媒體上寫道,“學生們通過示威要求學校實現溝通與運營上的透明的訴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具備正當性?!?/p>

    當晚,首爾鐘巖警察署一共接到五起關于同德女子大學發生噪音和財物損壞的舉報。警方調查后稱,其進入大學主樓時,目擊到抗議的學生們正用棒球棒和滅火器等物品擊打大樓墻壁,于是要求學生停止暴力行為并解散。

    在大批警察到場的同時,下午面談失敗的學生正聚集在校長辦公室門前的走廊上,要求里面的教職員工“走出辦公室,參與對話”?!熬鞂ξ覀兪?,說學生‘監禁了員工’,簡直荒唐?!币晃辉趫龅膶W生回憶道。

    在短暫遵從警方的指示之后,學生們仍自發占據了學校主樓,約一千名學生聚集在操場上,繼續進行集體抗議。

    12日上午,罷課和示威活動正式開始。約200名身穿黑衣、戴口罩的學生站在主樓前,手里舉著寫有“撤回共學轉型”的標語。在她們面前,數百件不同顏色的院系夾克整齊排放著,從主樓一直延伸到文藝復興廳,長達一百多米。其中不乏淑明女子大學、誠信女子大學等其他女子大學的校服。

    同日,同德女子大學發布校長聲明稱,9月27日,大學愿景創新推進團在一次會議上討論了設計學院和表演藝術學院的發展方案。11月5日,經過各學院教授的討論,設計學院和表演藝術學院的發展方案在推進團的會議上正式發布,內容包括了男女共學轉型的相關議題。

    按照同德女子大學的決策流程,相關意見需要報告教務委員會才能成為正式議題,之后再進行利益相關方的意見收集。因此,聲明中強調“該議題尚未成為正式議案,甚至教務委員會尚未召開”,然而“學生的暴力行為已然發生”。

    同德女子大學“反男女共學轉型全力應對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力應對委員會”)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學校聲稱男女共校的提案尚未正式成為議題,卻始終拒絕學生“不要再討論男女合?!钡囊??!斑@種態度表明學校對學生的不屑和輕視?!比獙ξ瘑T會的代表學生說。

    至于學校將學生們的抗議活動定義為“暴力行為”,全力應對委員會認為,“學生們采取集體行動前,學校已經積累了太多問題。多年來,學校行政一貫的溝通失靈才是真正的暴力?!?/p>

    趙美珍的社交媒體上還列舉了同德女子大學此前在多項重大事務中未充分聽取學生意見而單方面決策的情況,包括:單方面廢除女性學專業、將女性學中心的“再生廳”轉作他用、合并或取消學科等。此外,2024年暑假,媒體報道了6名外籍男生以本科生身份入讀同德女子大學的新聞。

    對此,一位同德在校生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學校一直是女生占100%,但現在不是了,剛剛得知學校已經有男同學?!?/p>

    除此之外,學校的財務不正之風也加劇了學生們的不滿。另一位在校生金智雅在采訪中表示,同德女子大學的設施非常老化,“有時天花板會突然掉落”,運動場也無法正常使用。

    “捍衛女子大學的價值和對學校不民主態度的憤怒交織在一起,最終導致了當前的局面?!比獙ξ瘑T會在采訪中說。

    2024年2月19日,韓國首爾,淑明女子大學2024年度開學典禮,圖為新生合影留念(視覺中國/圖)

    在女校上學是一種什么體驗?

    “創校理念”是同德女子大學的學生和學生組織在不同場合發表看法時反復提到的詞。

    總學生會會長崔賢雅接受采訪時解釋,“同德女子大學是基于‘通過女性教育實現教育振興’的創校精神而成立的?!痹谒齻兛磥?,為了應對招生難而推進共學轉型,無視了學校的傳統精神和獨特價值。

    在韓國國內,有學者建議,重新討論女子大學共學轉型的意義之前,不妨借此次事件,深思女子大學在當今社會的價值,以及它們應被定位為怎樣的教育空間。

    文文喜歡用“松弛感”來概括在梨花女子大學就讀的感受。在這里,“怎么舒服怎么來”,她可以自由地穿瑜伽褲,不化妝也不會有人問她“是不是生病了”。在梨花女子大學的標志性建筑ECC里,有一個木板鋪成的長方形區域,文文經常來這里午休,“鞋子一脫,就躺下睡了。地板很硬,但是睡得特別安心?!彼J為這是在全女環境特有的安全感。

    2017至2018年,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公共管理學系副教授蔣萊曾前往美國知名女校韋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訪學,并將在此期間的觀察寫成論文與書。在題為《女子院校:女性領導力的“孵化器”》的文章中,她寫道:“許多情況下,女子院校提供的不止于安全保障。更多是一種校園氛圍,促進女性進入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領域學習?!?/p>

    小怡是2024年9月入讀梨花女子大學服裝產業專業的新生,她的高中時光在男女共學的學校度過。她告訴《南方人物周刊》記者,在一些課程的小組討論上,她發表想法的時候總會被打斷,“有些男同學認為我們根本不擅長理科方面的東西?!?/p>

    這種歧視文化有時表現得十分微妙。在高麗大學傳媒專業就讀的研究生依依有一位工科專業的女性朋友,朋友告訴依依,她所在的班級男女比例懸殊,只有2-3個女生,因為做實驗需要體力,每次有實驗的時候教授不太會安排給她們幾個女生?!斑@看似是一種照顧,但本質上也是一種資源傾斜?!币酪勒f。

    “這種日常的、無意識的歧視行為堆積起來就像‘成噸重的羽毛’,形成一種普遍的負面環境,影響女性的自尊、學術表現和抱負。女子學院的單一性別環境則保證了女性不會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和其他男性主導的學科中成為少數,更容易擺脫性別角色期待和性別刻板印象?!笔Y萊寫道。

    在蔣萊看來,推動性別賦權也是女子院校的作用之一?!皬恼Q生之初至今,女子院校一直扮演著為女性、女性研究和性別平權運動提供知識、文化、社會和政治家園的角色?!?/p>

    小怡這個學期的兩門必修課有大量討論女性主義的內容。在一門大英課上,她和同組的韓國同學用了一整節課的時間討論體育運動中的性別不公平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小怡開始明確當代女性究竟需要什么,過去和現在的女性主義有何區別。入學時,她立下的“為女性事業做貢獻”的目標也逐漸明晰起來——“在我的專業領域做到最好,成為表率,為女性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更友好的職業環境?!?/p>

    同德女子大學人文學院學生會的一位成員接受采訪時說:“同德女大開設了許多與女性相關的通識課程,比如‘女性與勞動’、‘女性心理學’,學生們在課程中可以自由地討論女性話題。而在男女共學大學中,這樣的通識課程可能連開設都很難?!?/p>

    這種女性教育還關照著女性生活的其他方面。文文記得,在梨花女子大學新生說明大會上,學校的安全教育講座不僅告訴學生女性的求助渠道,還教她們如何在戀愛關系中保護自身安全。

    同德女子大學的抗議爆發后,淑明女子大學等其他韓國女子大學的學生會迅速聲援,表達聯合抗議的立場。短短幾天內,誠信女子大學和光州女子大學也相繼爆發反對男女共學的校內抗議行動。

    學生的抗議行為被韓國一些輿論視為“性別沖突”、“基于厭男情緒的行為”。全力應對委員會表示,這種解讀“令學生們非常痛苦”,她們只是致力于保護女子大學這一必要的女性空間?!霸谂哟髮W,學生們能夠突破自身的限制,拓寬對世界的視野。這種既是物質上的、也是情感上的寶貴體驗不應該被輕易抹殺?!?/p>

    2023年3月2日,韓國首爾,學生和游客在梨花女子大學校園里散步(視覺中國/圖)

    女校存在的意義

    試圖進行男女共學轉型卻遭到強烈抵抗的,同德女子大學并非首例。

    2015年,德成女子大學前校長李元福曾推動男女共學轉型,淑明女子大學也考慮將其研究生院轉為男女共校,但都因在校學生甚至校友的強烈反對而未能成功。

    韓國現存的女子大學在男女共學轉型上的多次思考和嘗試,與生存壓力密切相關。在《月刊朝鮮》雜志披露的一段同德女子大學教授與在校生的對話錄音中,該教授表示自己看到過類似“全國可能只有三所女子大學能夠存活”的數據。他認為,校方因此有了危機感,并開始思考“我們該怎么辦”。

    實際上,這種危機并不獨屬于女子大學。2021年,韓國近198所四年制大學中有162所未能達到規定的招生名額,其中90%以上為地方大學。由于招生人數減少,很多大學尤其是地方大學財政惡化、教師無課可上,甚至面臨停辦或倒閉的危機。

    中國社會科學院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樸光海在《韓國大學面臨倒閉危機》一文中分析,韓國大學陷入招生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韓國生育率逐年下降導致學齡人口減少是根本原因。20世紀70年代初,韓國每年的新生兒數量超過100萬人,而2000年、2010年、2020年分別為63萬人、47萬人和27萬人。2020年,韓國高三學生的數量為43.795萬人,首次低于大學招生總數(47.892萬人)。

    招生危機實際上是大學數量一度爆發性增長的后遺癥。梨花女子大學韓國女性研究院規劃研究委員權金賢英在其發表的評論文章中分析,隨著1990年代畢業定員制的取消和大學設立準則的放寬,韓國四年制綜合大學從1990年的107所激增至2005年的173所。由于大學競爭加劇,曾經多達26所的女子大學在1990年代大幅減少,地處首都圈之外、不利于吸引新生的女子大學被迫轉為男女共學。

    “問題的根源在于新自由主義大學政策帶來的首都圈集中和大學排名化,無論是否共學,非首都圈大學都普遍陷入困境?!睓嘟鹳t英稱。

    目前,韓國現存四年制女子大學7所,加上漢陽女子大學等??茖W院,總計14所,其中12所位于首都圈。盡管資源高度集中的首都圈具有“虹吸”效應,權金賢英認為,首都圈的女子大學也需要反思男女共校轉型是否真的能成為生存策略,“女子大學已具備為女性提供高等教育的特色化優勢,轉向共學反而可能會丟失女子大學多年積累的寶貴遺產?!?/p>

    雖然此前的男女共校轉型不乏成功案例,比如首都女子學院和祥明女子大學分別轉型為世宗大學和祥明大學,但不少專家認為,女子大學轉為男女共學應該進行更加嚴肅的探討,如果從討論初期就沒有充分采納各方意見,沖突將會反復發生。

    與全球其他女子學校一樣,韓國女性教育機構的開設,最初也是為了給女性提供教育機會。如今的韓國,女性已經獲得平等的高等教育機會,自2005年起,韓國女學生的大學升學率(73.6%)甚至超過了男學生(73.2%)。有人因此認為女子大學已完成其歷史使命,“女子大學無用論”、“廢除女子大學”的論調開始浮現。

    2024年11月8日,在韓國性別法學會主辦的一場討論會上,梨花女子大學的女性學教授李恩娥表示,“女子大學本身并非絕對正確或正當,而應隨著其歷史、定位和不斷提出的新問題,重新賦予意義并持續變化?!?/p>

    權金賢英認為,韓國依然存在著性別歧視問題,女子大學作為女性高等教育機構的使命尚未完成。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時代,女子大學的使命不應僅停留在為女性提供“最低限度的權利”。她建議參考國外的一些實例,重新構建女子大學的現實意義,如孟加拉國亞洲女子大學(AUW)為女性難民提供教育等?!斑@展現了女子大學在當代的新使命?!?/p>

    洪成洙也提出,“女子大學不應僅僅是女生聚集的場所,而應在培養少數群體的人權敏感性、維護女性主義方面發揮領導作用?!?/p>

    近年來,韓國“N號房”和深度偽造等性暴力事件層出不窮,但韓國政府沒有認真對待性別平等問題。男女共學轉型在這一背景下被提起,“學生們的強烈反應是可以理解的”?!芭哟髮W應當成為公開討論性別暴力等女性現實問題的空間,并通過這種教育和研究為社會做出貢獻。與男女共學相比,如果女子大學能夠發揮這些優勢,那它就有了存在的意義?!焙槌射ㄔ诓稍L中說。

    蔣萊也在文章中肯定了女校存在的意義,“它是兩性平等進程的標志,以符號性的方式提醒人們,性別平等尚未實現?!?/p>

    (趙美珍、金智雅、文文、小怡、依依為化名。報道參考:《韓民族日報》、《朝鮮日報》、韓聯社、韓國“Pressian”新聞網。)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20期 總第820期
    出版時間:2025年01月20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
    国产女人高潮叫床视频在线观看|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忘忧草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亚洲嫩模高喷白浆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