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賭失敗,推倒重來
由于政治獻金及黨內門閥丑聞,加之經濟、稅制等治理方面成績不佳,二戰后長期執政的自民黨不得不在2024年9月27日選出資深改革派人物石破茂為總裁,后者10月1日憑借自民黨-公明黨聯盟在眾院的多數席位順利當選首相。
鑒于自己在黨內缺乏雄厚背景,石破茂急欲利用剛剛當選總裁、支持率略有反彈的銳氣,以及老牌改革派人士的名聲豪賭一把,遂于就任首相后僅8天就敲定了10月27日提前舉行眾院選舉的日期,希望通過確認自己領導自民黨在眾院的優勢,在黨內外鞏固石破內閣的領導力和號召力。
選前自民黨-公明黨在總數465席的日本眾院擁有289席,其中自民黨就獨占了257席,一黨即超過233席的“多數席位”(有權組閣)和244席的“穩定多數席位”,有資格推舉眾院各常設委員會主席,并在各委員會中推舉不低于其他反對黨的成員。兩黨席位相加,則擁有超過261席的“絕對穩定多數席位”,有權在所有眾院常設委員會中擔任主席且席位過半。石破茂的如意算盤,是確保自民黨一黨至少保住“多數席位”,自民黨-公明黨聯盟至少保住“穩定多數席位”。
然而事與愿違,在10月27日的選舉中,自民黨席位銳減至191席,公明黨席位減少至24席,兩黨相加僅215席,已不足以組建多數內閣。按照規則,盡管席位最多的自民黨仍可優先嘗試組閣,但一旦組閣失敗,獲得眾院次多席位(148席)的立憲民主黨將獲得嘗試組閣的資格。
原本外界相信,自民黨-公明黨聯盟會嘗試拉攏比自民黨更為右翼的日本維新會(38席)或比自民黨稍左傾的國民民主黨(28席)加入執政聯盟,但日本維新會領導人馬場伸幸早早宣布“不會與自民黨合作”,此后一直未改口。
而國民民主黨一度密集傳出與自民黨“勾兌”,其黨領玉木宏一郎更在11月11日一早被周刊《光文社周刊志》(SmartFlash)曝出與模特婚外情且獲本人承認,外界一度猜測這或許有利于自民黨趁亂拉攏其進入執政聯盟。但最終該黨僅表示會在未來有選擇地與執政聯盟合作——有消息稱,該黨主張大幅減稅并增加公共開支,與自民黨理念分歧差異太大,最終合作流產。
特別國會第一輪投票,石破茂221票,立憲民主黨黨領、前首相野田佳彥151票,雙雙未過半,觸發1994年以來日本首相指名選舉的首次決選——也就是得票前兩位的候選人進行第二輪投票,得票多者即為首相。
決選中石破茂仍獲221票,野田佳彥160票,前者在未過半的情況下勉強重獲組閣權。
分析家普遍指出,反對黨過大的立場差異和缺乏共識,讓自民黨-公明黨聯盟在未拉到任何“新伙伴”的情況下得以勉強組建了一個脆弱的少數內閣,第一輪中多達8個反對黨各自推舉了自己的首相候選人,在把石破茂逼入決選且一票未增的同時,已無望推舉本黨首相的各在野小黨中僅日本共產黨宣布“棄?!?,號召本黨議員投票給野田佳彥,其余各在野黨議員竟寧可投出多達84張的廢票也不肯“便宜”野田佳彥,最終變相“保送”石破茂“二進宮”。
“更大力度的政治和政黨改革”
在這種亂局中誕生的新首相,其行動空間顯然會受到極大壓縮。
由于自民黨-公明黨聯盟連最基本的簡單多數支持都未獲得,反對黨控制了多個眾院專門委員會的多數席位和主席職位,其中包括舉足輕重的預算委員會主席(立憲民主黨),這意味著第二屆石破內閣從誕生一刻起,便必然面對動輒散架的考驗,且幾乎每一項重大政策的調整都要看反對黨的臉色,一旦在眾院表決不過半,就有再次觸發內閣解散、甚至再度提前觸發眾院選舉的危險,而迫在眉睫的第一次重大考驗就是躲不過的預算案表決。
重返首相寶座的石破茂自然也意識到了自己危機重重,雖然投票期間被鏡頭拍到自己呼呼大睡(事后回應是因為吃了感冒藥),但結果出來后還是表達了明確的態度,當場誓言“必須提醒自己政治是為了人民的基本原則”“必須能夠同情人民的痛苦、悲傷和憤怒”,承諾“更大力度的政治和政黨改革”。
然而在黨內外都束手束腳的石破茂目前能做的其實很有限。
首相指名選舉過關當天石破茂公布了19人“新內閣名單”,而從這份“既不換湯更不換藥”的名單也可以看出,自民黨的自我革命還需要更多動力。
在19名“新內閣”成員中,原內閣成員留任多達16位,僅由自民黨籍前外務副大臣鈴木馨祐替代任職僅41天的原法務大臣牧原秀樹,以同樣來自自民黨、曾在2019年擔任過此職的江滕拓替代小里泰弘任農林水產大臣,以曾任經濟產業政務官的公明黨籍眾議員中野洋昌接替同樣來自公明黨的齊藤鐵夫出任國土交通大臣。
這僅有的三處內閣微調均為被動調整:自民黨兩個內閣人選變動均因原任閣員落選眾議員,而日本代議制規定所有閣員都必須是現任眾議員,不得不從現任議員中尋找替補;公明黨則因原任黨領石井啟一落選眾議員,接任黨領的齊藤鐵夫按規則不得不辭去內閣職務,專任黨領。
如此勉強和被動的微調,顯然看不出石破茂所說的“更大力度的政治和政黨改革”。當然,長期在黨內被邊緣化、此番又是“戰犯”(日本對失利負責任者的稱謂)的石破茂更多是辦不到,而積重難返的自民黨則可能是不想辦。
在黨總裁選舉過程中,石破茂曾提出過改革黨務、振興經濟、防務開支翻倍,以及婚姻平等、允許夫婦使用不同姓氏等改革思路,但第一次組閣后這些改革宏論或有名無實,或再無下文。對于已淪為少數內閣的第二屆石破內閣,此前提到的這些改革恐怕很難在其任內落地。
盡管暫時沒有黨內人物“逼宮”,但自身缺乏黨內強有力支持,加上“豪賭”失敗的陰影,石破茂的新任期仍面臨鞏固自身權力、爭奪黨內話語權等方面的壓力。
所幸反對黨仍舊四分五裂,而日本民眾似乎也“一動不如一靜”,自民黨支持率在長期“二字頭”后勉強爬到三成,勉強認同“石破首相宜留任”的比重也多少有所反彈。但經濟、物價、稅收、社會福利等各項民生難點應對乏力,以及黑金、門閥、與邪教的瓜葛等社會對自民黨的主要不滿積重難返,絲毫看不到改善的希望,且隨著美國方面特朗普即將重返白宮,日本朝野均擔心美國會大幅增加日本產品的關稅,逼迫日本再度大幅上調軍費,屆時日元匯率和日本金融局勢將再度面臨重壓。石破茂能否在最短時間內與“美國優先”的特朗普達成某些對日本損害較小的諒解,也是第二屆石破內閣能否避免重蹈“短命”覆轍的一大關鍵。
總之,凌云峰半日游的石破內閣迎來了一次殘血復活,在2025年7月日本參院改選之前,日本政壇恐將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泥潭里糾纏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