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朋友說:“他拍誰那就是誰一生當中最好的照片?!?/p>
肖全自己說:“我把中國最牛的‘牛鬼蛇神’一網打盡了,夠了?!?/p>
翻開《我們這一代》攝影集,你可以看到顧城、崔健、王朔、三毛、楊麗萍、姜文、余華等98位文藝界先鋒人物。一張張照片就像一道道和煦的陽光輕柔地穿過這一代人的生活,記錄下時間流動中最鮮活的存在。震撼世人的背后,是攝影師肖全走南闖北、耗費十余年精力才完成的作品。
時間是公正的裁判。在肖全看來,攝影在定格著當下的時代,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酒與攝影有著相似之處。今人從汾酒博物館里的小口尖底甕窺見六千多年前中華原始酒文化的起源,從杏花村白酒在全國多地促成地方名酒的歷史脈絡中探索民族遷移與融合的路徑,從異國飄出的汾酒清香嗅出東西方的經濟與文化交流……
這些記錄時代的照片與那些在歷史長河中飄出的酒香一樣,都是某個時刻的見證,它們在光影流淌間沉淀和發酵,讓真正的價值在未來的時空中充分展現。
定格時代肖像
千百年來,與酒相關的名人、典故不在少數。同樣身為藝術創作者,肖全十分能共情那種“斗酒詩百篇”的表達欲,“在過去,酒是人們閑暇消遣時的良友,也是人們抒發情緒的催化劑,多少偉大的創作都是在酒里誕生——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毙とf。
提到酒,肖全首先會想到李白,酒與月是他的詩中???,月是多種情思之所寄,酒是助其才思之伴侶。愛酒的李白,自然去過中國古代名酒的所在地山西杏花村?!斗陉柨h志》記載:“太白何嘗攜客飲,醉中細校郭君碑?!贝送?,白居易、杜牧等也都曾游覽杏花村。白居易的《送令狐相公赴太原》提到“六纛雙旌萬鐵衣,并汾舊路滿光輝”?!敖鑶柧萍液翁幱?,牧童遙指杏花村?!倍拍烈砸皇住肚迕鳌繁磉_漂泊之人的淡淡愁意,杏花村酒是助其抒發胸臆的引子。
清朝年間,被康熙皇帝譽為“清廉為天下巡撫第一”的吏部尚書宋犖,在恭王府舉行了一場詩酒盛會。席間,汾酒飄香,詩人們盡興飲酒,作詩唱和,《四庫全書》收錄了翰林和狀元的全部詩歌,“灤鯉登盤美,汾酒開瓶馥”“汾酒灤河魚,割鮮斗芳甘”,詞句之間,宴會的樂趣、盛世的繁榮便可以窺見。
如果不是酒的普及,或許有些經典詞句根本不會出現,我們也少了從酒與詩中追溯古代先人縱情恣意的時代肖像的依據。
在近現代,不少名人也曾因酒留下名言或作品,成為時代浪潮中獨特的一滴。73歲時,郭沫若在汾陽喝到半醉時,詩興大發,寫下了“相共舉杯酹汾水,騰為霖雨潤林田”的名句。
中國釀酒行業泰斗秦含章與汾酒則有著更深的淵源。他長期從事食品發酵和食品工業的教學、研究工作,并于1964年組織輕工業部專家在杏花村汾酒廠開展試點工作。在取得清香型白酒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外,秦含章還為汾酒寫下了一首七絕:“萬里銀裝壓早春,四方結隊學汾珍,三杯竹葉馳名久,五好杏花茁異新?!鼻乩蠈τ谛轮袊诎拙漆勗焐先〉玫难芯砍晒淖院?、對汾酒的喜愛溢于言表。
與照片一樣,酒的變遷反映著時代的變化,像是過去與現在的一扇門,在當下依舊能感受過去的余溫,一條時光隧道慢慢浮現。在中國,酒伴隨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徐徐走來,是比通過攝影“考古”更深邃、悠遠的存在。肖全說,“中國古代也好,西方人也好,反正我覺得地球人對酒有不同程度的偏愛和熱愛?!边@種偏愛與熱愛,讓酒一直參與著不同時期人們生活中喜怒哀樂的各個時刻。千年歷史中,酒是始終在場的“時間的證人”,定格著不同時代的肖像。
傳承千年佳釀
在歷史長河中,中國酒及酒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繁榮,逐漸融入到尋常百姓的生活中。
先秦時代受造酒技術、經濟條件限制等影響,酒的消費主要集中在上層社會。到了漢代物質文化的繁盛時期,制曲技術已有了相當的發展,據《漢書·食貨志》記載,當時釀酒用曲的比例,“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這是中國釀酒技術史上有關釀酒原料和成品比數的最早記錄。
直到宋代,酒算是真正實現了世俗化和平民化?!肚迕魃虾訄D》中就出現了民眾當街飲酒暢談的熱鬧畫面?!澳r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薄鞍儇涬S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痹谛と磥?,酒的普及讓百姓的日常變得更加鮮活、生動,“酒成了生活中一味重要的調劑,任何人有喜怒哀樂都可以‘來一杯’,就像現在人喜歡說的,‘都在酒里’?!?/p>
而要講到中國白酒的前世今生,釀造這件事,應該從山西杏花村說起。
1982年發現的杏花村遺址,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其中出土的小口尖底甕,被專家認定為中國最早的釀酒器。小口尖底甕打開了時光隧道,顛覆了現代人對于六千年前的想象,那時的杏花村先民就已經開始人工釀酒、飲酒。
八百年前,杏花村釀酒工藝開始使用蒸餾技術;明清兩代,杏花村酒工將汾酒釀造技藝傳播到了全國,促成多地名酒的誕生;康熙年間,詩壇領袖、民間詩人齊聚的“汾酒詩會”被載入《四庫全書》。飲酒唱和,席間詩作37首,其中有9首提到杏花村汾酒。
歷史上汾酒的地位有多高?《二十四史》的《北齊書》第十一卷,記載了北齊武成帝高湛與河南康舒王孝瑜贊賞汾清酒的情節。汾酒由此成為史上最早、最權威,也是唯一載入《二十四史》的國家名酒。
金庸《書劍恩仇錄》中提到,乾隆在巡游時,“無塵”看到侍仆上的酒不好,便怒罵“皇上要喝最上等的汾酒”。這一內容在歷史上有跡可循:乾隆年間,甘肅巡撫和山西巡撫在向乾隆皇帝上的兩份奏折中,均提到“山西汾酒是最好的酒”。
中國白酒的故事,亦在萬里之外的他國上演。從明清時期起,汾酒就伴隨著“敢為天下先”的晉商萬里跋涉,向西沿古代的陸上絲綢之路出口到西域各國;向北出口到俄羅斯等地;向東出口到朝鮮、日本;向南出口到東盟各國。1915年,杏花村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最高獎——甲等大獎章。
而在現代,汾酒也繼續積極邁出了國際化的新步伐。1992年,汾酒成立山西杏花村汾酒廠進出口公司,開啟了汾酒自營進出口的新篇章,率先走上了自主經營出口業務的道路。汾酒不斷開設海外體驗店,探索在俄羅斯、加拿大設廠,加速汾酒的本地化生產、本土化拓展,并與格魯吉亞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簽署“姊妹酒”合作,深耕國外渠道和市場。
從杏花村走向全國乃至全球,聲名遠揚的中國白酒故事,留下了一個個深刻的時代印記。
沉淀歲月醇香
汾酒釀制的工序嚴謹考究,經過粉碎、潤糝、蒸糝、發酵、蒸餾、貯藏等六道主要工序,再給它時間以釀造和發酵,只有這種篤定和專注才能在歷史中寫下答案。
“人必得其精、曲必得其時、器必得其潔、火必得其緩、水必得其甘、糧必得其實、缸必得其濕、料必得其準、工必得其細、管必得其嚴”的釀造秘訣,造就了汾酒“清、爽、綿、甜、凈”的質量典型性以及“雅、正”的風格。
好酒需要時間的沉淀,汾酒的珍貴在于歷史悠久、工藝獨特、陳年奇妙。酒在貯存之后,時間越長,口感越為濃郁。高粱、巖溶水、大麥、豌豆的組合,經過時間的釀造,未來再開啟時,才能給出真正有價值的答案。
對肖全來說,攝影與釀酒,在時間的沉淀上有異曲同工之妙?!搬劸票旧?,就是用時間去講一個故事,拍照也一樣,耐得住寂寞,才能留下有驚喜的影像?!?/p>
將當下放進快門中封存,時間會增加老照片的厚重感,使其在無數次被重新翻看時更顯韻味。例如他那本名為《我們這一代》的作品,為那個被稱為“黃金年代”的一代人存照。時至今日,肖全依舊發現,這些作品中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瞬間在慢慢浮現。
對肖全來說,這種“考古”的重量不是一瞬的,而給人的感受卻更深、更透、更綿長。有時深夜看著照片時,很像走過半生旅途的人在夜里抿酒,調動人的無限感觸,剛入口時綿綿,落口時略帶幾分甜,飲后余香,回味時無限繾綣悠長——那好像就是時間的重量。
近幾十年來,汾酒在見證時代點滴的同時,成為鏡頭之下的被見證者。
20世紀50年代,汾酒酒標上顯赫地印有巴拿馬大獎章的殊榮;60年代的汾酒酒瓶上普遍印有“地球”圖案,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地球汾”……車間一條圍裙的樣式變化,也體現著汾酒逐步走向現代化的歷程,幾十年間生產線從女工全手動操作變成現代化的生產流水線。在汾酒博物館中,一張張老照片記錄著這份傳承與創新,成為中國釀酒演進過程中豐富多樣、還原本真的歷史素材。
2023年7月,《從汾陽到王府井大街》——他們的模樣汾陽產業工人肖像藝術公益展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啟動,展出69位扎根白酒產業一線工人的寫真肖像,用光影塑造了一幅幅新時代白酒產業一線工人的追夢之像,讓觀眾直觀感受山西汾陽清香型白酒的魅力和強勁的城市發展脈搏。
正如肖全提到的,照片有時候能讓人跨越時空對話。一個品牌走過千年,必然有著自己的驕傲與感動,一張張老照片讓記憶中的精彩定格為永恒,共同組成了一段記憶。
回顧汾酒的千年歷程,從發酵酒到蒸餾酒,從山西的地方酒到驚艷大洋彼岸。只因汾酒在一段又一段的平凡時光中發酵、沉淀升華,才逐步成就更好的汾酒。這一段段故事,時間都知道。